经典案例
案情简介:
拆迁安置房风波 从积极配合到刑事追诉 律师助力解决难题
2002年,浙江某市因城市建设需要,启动了征迁工作。张某的房屋位于拆迁范围内,张某虽然心中不舍旧房,但还是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并于2003年11月与拆迁公司签订了《房屋拆迁产权调换协议》。协议约定,张某将以产权置换的方式获得六套安置房屋。然而,2004年1月,张某却被举报伪造文书获取征迁补偿利益。在后续的安置房抽签中,张某选取了该拆迁项目的三套房屋。但其中两套房屋的费用尚未结清,且张某及其配偶蒋某在明知无法再获得额外安置房的情况下,一时冲动,擅自进入了待分配的另外三套房屋,并进行了装修和入住。这一行为,虽然出于无奈和对未来的渴望,但终究触碰了法律的底线。2020年,张某和蒋某因上述违法行为被刑事追诉,并被定罪量刑。同时,由于《房屋拆迁产权调换协议》所涉事项经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认定部分内容涉及诈骗犯罪,当地土地储备中心因此主张向法院变更协议内容,要求确认张某实际获得的安置房为三套,并补交其中两套房屋的差价。面对这一连串的打击和诉讼,张某一家深感困惑与不安,经过多方打听和比较,最终选择了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的隗伟律师作为代理人,希望能够帮助张某一家度过这一难关。
律师介绍:
隗伟律师
拥有多年行政诉讼经验,谈判、协调经验丰富,曾为百余拆迁、拆违企业、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认真、负责、专业能力强,得到行业及客户的高度认可
专业领域:擅长行政诉讼、征地拆迁、违建拆除、行民交叉继承纠纷、房产纠纷
办案经过:
律师精准把握案件本质有力答辩 法院裁定驳回原告诉求
隗伟律师在接受委托后,立即投入到了紧张而细致的案情分析工作中。通过对案件材料的深入研读和反复推敲,隗律师敏锐地指出,尽管本案表面上看似涉及民事责任主体、行政授权、民事委托等多重法律关系,但实质上却是征收方在组织实施征收工作中履行行政职权所引发的纠纷。因此,双方签订的《房屋拆迁产权调换协议》应被认定为行政协议,而非普通的民事合同。
基于这一核心判断,隗律师进一步阐述道,行政协议引发的纠纷并不属于民事诉讼的受理范围。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此类案件,法院应当从程序上直接裁定驳回起诉。因此,本案的立案存在明显错误,法院应当予以纠正。
此外,针对原告提出的变更已签订的《房屋拆迁产权调换协议》、退房及补交差价等诉求,隗律师也进行了有力的反驳。隗律师指出,尽管本案中存在刑事判决,对被告进行了刑事处罚,但这并不能否定原被告双方签订的《协议》的效力。在《协议》未被撤销或确认无效的情况下,原告无权要求变更协议内容或冲破协议约定。
隗伟律师向法院详细阐述了上述观点,还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和证据材料,有力地支持了自己的主张。最终,法院充分认可了隗伟律师提交的书面答辩意见,认为本案确实不属于民事诉讼的受理范围,且存在错误立案的情况。因此,法院决定未开庭审理本案,直接裁定驳回了原告的起诉。
翰汇律师事务所提醒:
本案的成功应诉,充分展示了隗伟律师的专业素养和应诉能力。在面对复杂的案情和严峻的挑战时,律师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性,准确把握案件的关键点和争议焦点,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诉策略。同时,律师在答辩过程中充分运用了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有力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本案也提醒我们,在签订任何协议时都应保持谨慎和诚实,确保所提供的信息和材料真实有效。一旦签订协议,就应遵守其法律效力,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如果遇到争议或纠纷,应及时寻求法律帮助和支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