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
案情简介:
柴油交易遭遇对方无赖行径 货款追要路漫漫
A公司与B公司的柴油交易,原本遵循着商业的诚信与规则。然而,在2022年7月份,B公司的态度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开始拖延支付货款,甚至不惜一切手段,包括从A公司手中骗取已签字确认的底单原件,企图抹去交易的痕迹。面对B公司的无赖行径,A公司并未坐以待毙。2024年初,他们多次向B公司催要欠款,但均如石沉大海,未得到任何回应。无奈之下,A公司决定寻求法律的帮助,委托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的刘茜律师,为其讨回公道。
律师介绍:
刘茜律师
曾任职于国内知名司法考试培训机构,法律理论知识积累强博,法律事实转化经验丰富。对行民交叉领域案件有独特心得。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为己任,坚守法律正义。擅长民商事诉讼、行政诉讼等诉讼业务。
办案经过:
较真取胜 律师助当事人赢得货款纠纷案
当刘茜律师接手此案时,面临的困境可想而知。A公司所能提供的证据,几乎全是复印件,唯一具有实质性的是转账凭证,但这并不足以证明后续油款的具体数额。更为棘手的是,A公司所提供的结算单也未能找到原件。在第一次开庭时,A公司因缺乏有力证据而陷入被动,B公司则全盘否认,甚至其工作人员在庭审中也矢口否认自己曾签署过确认单。由于B公司是当地企业,而A公司和刘茜律师均来自外地,他们在庭审过程中遭遇了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开庭时,B公司人员畅所欲言,而A公司则处处受限。但刘茜律师并未因此退缩,她据理力争,终于使庭审局势有所扭转。
在第一次庭审后,刘律师通过多方努力,在多次与A公司的证据梳理和内容查找后终于找到了一份由B公司第一次开庭出庭的工作人员签字、载有明确结算金额的确认单的原件。在第二次开庭时,B公司仍然派来了上次出庭的工作人员,刘茜律师抓住了其先前虚假陈述的漏洞,她当庭出示了找到的原件并再次询问。在铁证面前,该工作人员终于露出了破绽,先是坚称自己不是签字人,随后又改口称字不是自己所签,其自相矛盾的说法让法官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历时一年,经过两次庭审、两次保全、两次追加被告和一次追加第三人,A公司的诉讼请求终于得到了法院的全部支持,庭审后一周内便作出了判决,责令B公司在限期内支付A公司拖欠的货款以及违约金,更为难得的是,合同中并未约定的律师费也得到了法院的支持。这一过程中,光鉴定过程中的线下质证就进行了9次,足以可见案件的复杂性和刘茜律师的执着与努力。
这场较量,不仅是一场商业纠纷的解决,更是一次法律精神的彰显。刘茜律师以她的专业素养和执着精神,为A公司讨回了公道,也为商业社会的诚信与规则树立了典范。这场判决,无疑是一个较真取胜的判决,它让法官感受到了不认真审理事实将面临的压力与责任,也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感受到了法律的尊严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