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
案情简介:
1976 年 9 月,内蒙古自治区某旗革命委员会发布《关于落实 “建设 XX 规划方案” 的通知》,在各大队推进规划实施过程中,当地一村庄的某地块经勘测定界,明确四至范围后确权为该村集体所有。然而,1996 年,当地人民政府在未经该村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诉争地块中的 490 亩承包地以发包(拍卖出让)形式交于案外人范某、张某使用;2005 年,剩余 420 亩承包地也被同样方式发包(拍卖出让)给案外人李某,且全部承包费用(拍卖、出让款)均由政府自行收取。
此后多年,当地人民政府不仅拒不返还任何诉争地块的土地承包费用,还采取种种手段阻碍该村办理土地权属登记。在长期维权无果后,该村代表人委托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李心一律师代为维权。李律师于 2024 年 6 月向有管辖权的政府提出土地调处申请,对方虽于 6 月 27 日签收,但迟迟未作任何答复。2024 年年底,律师团队再次发力,针对人民政府擅自发包土地的行为以及对调处申请不作为的情况,向上级机关提起复议申请,最终推动案件迎来转机。
律师介绍:
李心一律师
2013年-2021年,多年来从事重大项目投融资及资产管理相关工作。包括项目(以商业、地产为主)立项、评估、可行性研究;投资分析、投融资管理。2022年通过司法考试后直接进入法律行业工作,成为执业律师。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严谨、细心,希望通过自身的法律思维及责任态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擅长领域:民商事、商品房买卖行政纠纷及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纠纷
案件难点:
1. 时间跨度长,从 1976 年土地确权到后续政府违规发包,时间间隔近三十年,早期确权资料可能存在缺失,且相关政策法规历经多次变更,法律适用难度大。
2. 法律关系复杂,涉及集体土地所有权、政府行政权力行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多重法律关系,需精准界定各方权责。
3. 行政阻力显著,当地人民政府既是争议中的违规行为主体,又是土地调处的责任部门,其消极应对导致维权推进困难,如何突破行政不作为的僵局成为关键。
承办亮点:
双重法律路径并进,策略精准:李心一律师采取了“双重法律路径推进”的维权策略,精准地锁定了案件的关键点。一方面,她深入研究1976年以来的土地政策法规及档案资料,为案件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另一方面,李律师并未止步于法律层面的研究,而是进一步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早期土地确权的原始文件、会议记录等证据,形成了完整且有力的证据链,以确凿的历史资料证明了该村对诉争地块的合法所有权。
历史证据深挖,力证权益:在法律路径推进的同时,李心一律师还深入挖掘历史证据,通过详尽的档案查阅和实地调查,找到了大量与案件相关的原始文件和会议记录。这些证据不仅为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更在关键时刻力证了该村的合法权益,使得政府在面对铁证如山时难以推诿责任。
分步维权,逻辑清晰:针对政府的双重违法行为,李心一律师采取了分步维权的策略。她首先就土地调处申请未答复的行政不作为进行复议,依据《行政复议法》等相关规定,详细阐述了政府的法定职责及不作为的违法性。在成功引起上级政府关注后,李律师又针对政府擅自发包土地的行为进行进一步复议,从集体土地流转需经村民集体同意的法律规定出发,论证了政府行为的违规性质。
严谨文书结合详实证据,成功说服上级政府:在复议申请中,李心一律师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工作态度,通过严谨的法律文书,结合详实的证据材料,清晰地呈现了案件的事实经过和法律依据,有力的论证方式不仅增强了复议申请的说服力,更成功地说服了上级市人民政府支持其复议请求。
进展结果:
经过李律师的不懈努力,上级市人民政府作出复议决定,支持了该村的复议申请,责令当地人民政府限期内对土地权属纠纷进行调处。这一结果为后续解决土地权属争议、追回土地承包费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案件的阶段性胜利获得了委托人 —— 案涉村委会书记的高度认可,其对李心一律师的专业能力与敬业精神表示充分肯定。
判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