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
案情简介:
当事人为友情背债 却陷房产被强制执行危机
山东的耿某与某开发商本是相交多年的朋友。基于这份信任,当开发商提出因公司财务问题,需要借助个人名义购买其旗下商铺以规避某些限制时,耿某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于是,耿某以自己的名义,为开发商购买了两套商铺。起初,一切看似顺利,耿某只需按时向银行偿还贷款,而商铺的实际收益则归开发商所有。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位开发商朋友因不堪重负,跳楼自杀身亡。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耿某瞬间陷入了困境。
开发商的离世,不仅意味着耿某失去了直接的还款来源,更让他背负上了沉重的贷款压力。而开发商留下的公司,也因经营不善,濒临破产边缘,几乎没有任何资产可以变现用于偿债。面对这两套商铺的高额银行贷款,耿某深感无力偿还。在多次尝试与开发商的家人及公司沟通无果后,耿某无奈之下选择了断贷。然而,这一决定却让他陷入了另一场官司——银行以违约为由,将耿某告上了法庭,要求强制执行其名下房产以偿还贷款。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耿某心急如焚,四处求助无门。最终,他找到了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的吕胜蛟律师,希望律师能帮助他走出困境。
律师介绍:
吕胜蛟律师
十多年的法律从业经历,曾就职于上市公司、央企法务部,具备企业内部风控管理、企业外部风控管理、公司法务等技能。律师执业期间专注于民商事、行政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擅长行政诉讼领域(征地拆迁、商品房纠纷、土地纠纷等方向)、民商事领域(房产纠纷、股权纠纷、合同纠纷、人格权纠纷、企业破产重组等方向)、刑事领域(故意伤害罪、合同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方向)。
办案经过:
从贷款纠纷到化债解忧 律师为当事人争取最佳解决方案接手这个案件后,吕胜蛟律师深感责任重大。为了全面了解案情,吕律师多次与耿某深入交流,仔细梳理案件细节,并查阅了大量相关法律法规。然而,在初步研究后,吕律师却发现案件进展异常艰难,长时间内几乎毫无头绪。但吕律师没有放弃对案件的深入探究,而是决定转换思路,从另一个角度寻找突破口。通过申请信息公开,吕律师获取了关于这两套商铺资金监管等方面的关键信息。在仔细分析这些信息后,吕律师敏锐地发现了银行在放贷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于是,他决定从投诉银行违法放贷这一角度切入,为耿某争取合法权益。
接下来的日子里,吕律师多次与金融监管局沟通协调,最终促使金融监管局介入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吕律师与银行进行了数次激烈交锋,据理力争,为耿某争取到了最有利的证据。同时,他还与银行进行了多轮艰难谈判,努力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经过不懈努力,银行最终同意以化债的方式解决问题,即免除耿某高达100万元的贷款。这一结果不仅让耿某重获新生,也让他对法律充满了敬畏和感激之情。